《英才》雜志訪談 | 周育先: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不進則退
發布時間:
2023-06-09
作者:
來源: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國資委對央企加快數字化建設也作了專門要求和部署。近日,中國建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周育先接受了英才雜志記者的采訪,介紹了中國建材集團數字化轉型進展與思考。
全文如下:
周育先: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不進則退
《英才》雜志記者 史偉揚
近日,在第七屆世界智能大會平行論壇——數字賦能制造峰會暨中材國際首屆水泥綠色智能發展峰會上,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周育先接受媒體記者采訪。
年初,周育先就曾在多個場合表示數字化轉型是必答題,而不是選擇題。2023年是中國建材集團的數字化轉型元年,集團的“四化”建設也在按計劃有條不紊地推進。
▲法國拉豪MK3水泥生產線升級改造項目
在研發設計數字化方面,中國建材集團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中材國際承擔的法國拉豪MK3水泥生產線升級改造項目,就是首個采用遠程協作數字化手段、實現可視化施工的項目。這個項目需要在舊生產線旁邊安裝一條新生產線,但對方要求新生產線沒有建成之前舊生產線不能拆除,導致能夠騰挪的空間非常有限;其次,因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中方的工人無法在有限時間內前往現場勘察和勘探,項目成功落地面臨很大挑戰。最終,中材國際通過運用無人機激光測距的辦法完成現場測繪,將采集后的數據上傳至云端,進行云上三維設計。再通過數字孿生技術,在交付一個物理工廠的同時也生成一個三維的數字工廠。通過該項技術,在國內總部的統一操控下,一次性就把這條遠在法國的生產線安裝成功。此外,包括水泥窯中回轉窯的吊裝也是在遠程操控的情況下一次性安裝成功。這條生產線是歐洲應對新環保標準的第一個水泥項目,也成為中國企業在國際舞臺上踐行綠色發展、實現研發設計數字化的生動案例。由此可見,研發設計的數字化進程正在逐步提升整個公司的生產效率,但是也不可否認未來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全球最大玻纖智能制造基地
在生產制造智能化方面,一個是核心裝備制造的智能化,另一個是利用核心裝備組成智能化的生產線。不光是基礎建材,還能夠做成各種新材料的智能化生產線。例如,中材國際為新天山建造了20多條智能化的水泥生產線。此外,集團玻璃纖維智能化生產線也已建成投產。
▲西寧高性能碳纖維智能生產線
在經營管理數字化和客戶服務敏捷化方面,中國建材集團以數字化轉型規劃為綱,正在利用巨大的應用場景和海量的數據積極推動數據增值。通過企業多年來儲存的真實運營數據,持續優化算法和模型,便能夠不斷提升數據的附加值,進而實現降本增效,提升市場競爭力。
數字化轉型非朝夕之功且不進則退,故而需要持久的戰略定力和長期不間斷的投入才能真正落地見效。周育先預計,能夠見到明顯成效至少需要三到五年的時間。在他看來,中國建材要想成為世界一流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數字化轉型是必須要通過的一道關卡,無論多久都會堅持到底。
關鍵詞:
最新動態
2025-06-26
2025-06-25
2025-06-21
2025-06-12
2025-05-14
聯系方式
電話:027-65521781 (辦公電話)
027-65521935 (硅酸鈣板事業部) / 027-65522625 (裝飾板事業部)
郵箱:baifeng@sinoma-ec.cn lijie@sinoma-ec.cn

微信公眾號

微信視頻號

官方抖音

產品色卡